发表时间:2020-02-10 次数:572 作者:魏文柱
2019年以来,新能源行业渐入寒冬,动力电池产业链进入调整期,锂电设备企业从抢订单向谋生存转变。
“目前动力电池产业链处于调整期,正经历协同降本的‘阵痛’。大浪淘沙下中国锂电设备企业更应加大研发力度,打好‘技术、产品、管理’创新的持久战。”这是深圳市光大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光大激光)董事长何林对行业的判断。
事实上,在补贴大幅退坡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压力下,锂电设备企业一方面要满足电池企业大幅降成本和提升性能的要求,另一方面又要应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,这对设备企业在技术实力、资金规模、交付能力以及风险管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在此情况之下,光大激光积极调整发展策略,通过技术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,修炼内功做好打“持久战”的准备。
光大激光成立于2003年,是激光应用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供应商,为动力电池行业、消费电子行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。
在动力电池领域,光大激光为客户提供电芯中段和模组pack段设备,其中电芯中段设备包括制片、叠片、装配、注液等设备;模组PACK段设备包括分选、模组组装和PACK等设备。
近年来,光大激光通过技术创新,产品在性能和性价比上已经赢得CATL、比亚迪、国轩高科、三星SDI等众多知名电池企业的青睐。
“2019年,财政补贴大幅退坡,政策红利消退,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都在经历‘阵痛’,降成本压力在各个环节凸显。”
何林指出,锂电设备企业对此感触尤为明显,因为既要面对下游传导的降成本压力,还要持续加大设备研发投入,去争夺进一步集中的下游市场。
“事实上,电池降成本是一个系统工程:一方面通过设备制造降成本;另一方面依靠电池产品结构优化、材料优化、工艺优化等降成本。”
何林表示,在设备制造方面,光大激光公司通过持续创新,大幅降低客户的设备成本。
以电芯中段解决方案为例,光大激光可为客户减少32%的设备投资,直接节省电芯2.8%生产成本。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降成本之外,提升产品性能也是电池企业的核心诉求,同时也是锂电设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
“通过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客户长期接触,我们发现,客户除了关心成本外,还非常关心产品的良率和设备稳定性。”
何林表示,光大激光的锂电设备在良率和稳定性方面优势明显,公司依托近十年锂电设备研发制造的技术积累,优化设备结构,不断改善产品性能。
例如,公司研发的切叠一体机对齐精度高达±0.2mm;电芯组装线产品良率高达99.8%;模组Pack线稼动率高达98.5%。
“行业洗牌会促使产业回归理性,最终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,”何林认为,过去几年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,产业链各环节乱象丛生。
随着补贴退坡,产业发展回归市场驱动,低端企业将被淘汰,锂电设备产能将向优质企业集中,企业可以利用规模优势进一步拓宽设备降本空间。
对此,光大激光将继续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,提供有竞争力的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,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。